Home  |  绿岛首页  |  购买办法  |  留言板   
 
客服一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客服二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各种镜头的特点及使用
正确的嚗光和底片的选择
摄影理论与器材操作的基本认识
闪光灯的特点及使用
潜水照片.鱼类(一)
潜水照片.鱼类(二)
潜水照片.鱼类(三)
潜水照片.贝类软体类(一)
潜水照片.贝类软体类(二)
潜水照片.贝类软体类(三)
潜水照片.贝类软体类(四)
潜水照片.其它海洋生物(五)
 
  首页 >> 文献分类 >> 潜水摄影 >> 闪光灯的特点与使用
闪光灯的特点与使用
台湾 朱云玮

水下摄影最令人困扰的问题之一便是色温不准及照明度不足。所幸这两个问题可以由闪光灯的使用得到良好的矫正效果。由于闪光灯的光源特性属于人造的瞬间光源,无法于拍摄前预先看到闪光后的改变。一切的光圈计算都是假设,所谓的涵盖角度也只是估计值罢了。在水中常需利用闪光灯补光或矫正色温甚至是唯一光源,但在上述“不友善”的使用条件下,使的许多人视水下打灯为畏途,每次不得以使用闪光灯时,曝光值大多都是用猜的。因此本单元中将介绍闪光灯的指数及曝光的算法。希望各位读者可以快乐的、准确的享受到闪光灯带来的种种好处。

一、闪光灯的特性

1、矫正色温:这是笔者最在意的一个功能,笔者认为此功能比补光还重要一些。

矫正结果:得到一张符合底片色温的标准色温照(不清楚色温及底片色温的读者请参考前几篇的单元)。色温正常至少有下列几点的好处。一是色彩正常,色彩表现正常可以使生态照有使用的价值。一是底片感光度正确,底片的感光度是以此底片在底片设定的色温值下实才是准确的。再来就是适当的反差,色温正常可以使反差明确的显现出来,对于工程或是生态照中细节的重现是有正面积极的意义。

2、增加光度:水下由于光线被水面反射及水层的吸收、散射等影响,使得水底的光亮普遍不足。在不考虑色温的因素下,亮度不足时有下列几种方式继续进行拍摄。一是放大光圈、一是降低快门速度,另一是使用闪光灯。放大光圈之后,使同一曝光时间下的入光量增加,但景深变短的问题随之而来。降低快门速度可以使景深维持原有范围,但因快门较慢而以起的震动却是无法避免的。因此只剩下使用闪光灯了。

矫正结果:使用闪光灯后可以使入光量正常,景深维持原有距离甚至更加延长。快门速度可提升至闪光灯同步快门的速度。更重要的是色温的正常化。

二、闪光灯的缺点

闪光灯由于是人造光源,因此在闪光的有效角度与距离均有其限制。再者,闪光灯亦是点光源,因此光线较为集中。这些均会造成拍摄上的限制。

1、有效角度:每一支闪光灯均会标明其有效的最近距离及照射角度。有效角度越大,有效距离就越短。有效角度需和镜头的视角配合。

限制:若闪光灯角度与镜头视角无法配合,会发生照明角度不足(闪灯角度不足)或浪费输出值(闪灯角度过大)的现象。

注意:在使用闪光灯前先行查阅有效角度,要注意扩散片的使用与否。扩散片的使用可以使闪光角度扩大但也会使GN值降低。

2、有效距离:每一支闪光灯亦会标明其GN值,根据此值就可计算出特定光圈下有效的照明距离。例:GN=12(F x M,ASA100)。当光圈值为4,在距离3米的地方可以得到正常的曝光量,在ASA100的底片下。也就是说,若光圈值维持不变,闪光灯距离物体仅有2米,你会得到曝光过度的影像;若闪光灯距离物体有4米,就会得到曝光不足的影像。

限制:在一定的光圈值下只能在一定的距离时可以得到正确的曝光。在拍摄平面景象时,或许尚无大碍。但若是拍摄非平面的影像,会造成前景曝光过度,背景曝光不足的现象,也就是常见的主体清楚而后方景物漆黑一片。

注意:要避免后方景物漆黑一片,可以降低快门速度或开大光圈达到。降低快门速度时不可低至产生震动,放大光圈亦需考虑到景深的问题。

3、光线集中:由于是点光源的原因,加上与被摄体的距离又很接近,因此光线是非常有方向的。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反射光也是高度方向性的,会使光线不够柔和。

限制:高方向性的光线会使被摄体的反差增加、阴影明显。若光线与镜头光轴接近时,还会产生悬浮物强烈反射的雪暴现象。

注意:使用扩散片,使光源散射进而使影像柔和、阴影较不明显。亦可使用双灯在左右高45度角处打灯,可以有效减少阴影部位。将闪光灯离开机身,如右上方45度角的位置,可以有效减低雪暴现象。

三、闪光灯的曝光计算

闪光灯的曝光值主要也是依照GN值计算即可。现今的闪光灯很多亦有TTL的功能,可以为摄影者代劳。但由于测量反射光亦是以18%灰为准,所以也会有误判的状况发生。笔者个人的习惯是使用TTL全自动闪光,然后用曝光修正或是调整ASA值来达到增减光的目的。好处是在一般状况下可以快速的拍照,在滞底时间有限下,此好处实在是最实在的了。另一好处是曝光准确,但须先进行修正的手续。步骤如下:

1、包含闪光灯在内全部使用全自动模式。当然了,内装最常使用的正片。下水拍摄一般的物体,各式各样均拍摄与平常摄影无异。

2、正片冲洗出来后一一检视。

全部正常:恭喜你!以后水下摄影可以说轻松愉快。

部分正常、部分不正常:

无规律性:同样性质物体的拍摄,有的曝光过度有的不足。表示相机或闪光灯该送厂检修了。

有规律性:找出一套规则,并加以修正就可放心的拍照了。例:若一般正常,只有在砂底曝光过度,以后拍照只有在砂底时须调整曝光修正为负一即可。

全部曝光不足或过度:装好底片后,立即手动调整ASA值。若整卷正片均过度一格左右,你可以将ASA值调高一倍,如果底片正确感光度为ASA100将之调整至ASA200即可。反之亦然。

3、再次下水使用新的调整值拍摄。若仍然曝光不准,则重复上述调整。若已经得到准确的曝光,则表示曝光调整完成。以后就可以安心的使用高科技带来的便利了,TTL全自动闪光灯。

后记

由于闪光灯是很重要却又很难控制的工具,尤其在视角方面。当你在拍摄近照时,若闪光灯位置不对,还有可能光源会被自己的镜头遮住。因此闪光灯的操作与携带便利性一直是笔者在深思的问题之一。前些日子灵机一动,改装了一组闪光灯,使其与Housing完全结合。如此一来就没有所谓的视角问题(近摄状态下),由于与Housing完全结合,因此也解决了携带不便的问题。初步实验还算成功,已下水拍摄四次了,但在全自动上仍无法正常运作。本想在这期发表的希望也就破碎了。现仍在继续改良中,希望能在下一期中发表。有些读者觉得理论的部分好象说太久了,从这一次开始就进入所谓的实做了。因此理论多不再重复,反射率、色温、ASA、曝光量等等均没有再多作说明了,若有不清楚请翻阅前几期。笔者诚挚的呼吁一定要熟记以前的所说的理论,理由呢?滞底时间就是这么长,读者可以花多少时间去想原理然后再拍摄?连调整光圈快门的时间我们都想省下,以TTL模式代劳了。我们有多少PSI的气体让我们好好想?一切都得熟练到犹如本能才可以。
水下摄影最令人困扰的问题之一便是色温不准及照明度不足。所幸这两个问题可以由闪光灯的使用得到良好的矫正效果。由于闪光灯的光源特性属于人造的瞬间光源,无法于拍摄前预先看到闪光后的改变。一切的光圈计算都是假设,所谓的涵盖角度也只是估计值罢了。在水中常需利用闪光灯补光或矫正色温甚至是唯一光源,但在上述“不友善”的使用条件下,使的许多人视水下打灯为畏途,每次不得以使用闪光灯时,曝光值大多都是用猜的。因此本单元中将介绍闪光灯的指数及曝光的算法。希望各位读者可以快乐的、准确的享受到闪光灯带来的种种好处。

一、闪光灯的特性

1、矫正色温:这是笔者最在意的一个功能,笔者认为此功能比补光还重要一些。

矫正结果:得到一张符合底片色温的标准色温照(不清楚色温及底片色温的读者请参考前几篇的单元)。色温正常至少有下列几点的好处。一是色彩正常,色彩表现正常可以使生态照有使用的价值。一是底片感光度正确,底片的感光度是以此底片在底片设定的色温值下实才是准确的。再来就是适当的反差,色温正常可以使反差明确的显现出来,对于工程或是生态照中细节的重现是有正面积极的意义。

2、增加光度:水下由于光线被水面反射及水层的吸收、散射等影响,使得水底的光亮普遍不足。在不考虑色温的因素下,亮度不足时有下列几种方式继续进行拍摄。一是放大光圈、一是降低快门速度,另一是使用闪光灯。放大光圈之后,使同一曝光时间下的入光量增加,但景深变短的问题随之而来。降低快门速度可以使景深维持原有范围,但因快门较慢而以起的震动却是无法避免的。因此只剩下使用闪光灯了。

矫正结果:使用闪光灯后可以使入光量正常,景深维持原有距离甚至更加延长。快门速度可提升至闪光灯同步快门的速度。更重要的是色温的正常化。

二、闪光灯的缺点

闪光灯由于是人造光源,因此在闪光的有效角度与距离均有其限制。再者,闪光灯亦是点光源,因此光线较为集中。这些均会造成拍摄上的限制。

1、有效角度:每一支闪光灯均会标明其有效的最近距离及照射角度。有效角度越大,有效距离就越短。有效角度需和镜头的视角配合。

限制:若闪光灯角度与镜头视角无法配合,会发生照明角度不足(闪灯角度不足)或浪费输出值(闪灯角度过大)的现象。

注意:在使用闪光灯前先行查阅有效角度,要注意扩散片的使用与否。扩散片的使用可以使闪光角度扩大但也会使GN值降低。

2、有效距离:每一支闪光灯亦会标明其GN值,根据此值就可计算出特定光圈下有效的照明距离。例:GN=12(F x M,ASA100)。当光圈值为4,在距离3米的地方可以得到正常的曝光量,在ASA100的底片下。也就是说,若光圈值维持不变,闪光灯距离物体仅有2米,你会得到曝光过度的影像;若闪光灯距离物体有4米,就会得到曝光不足的影像。

限制:在一定的光圈值下只能在一定的距离时可以得到正确的曝光。在拍摄平面景象时,或许尚无大碍。但若是拍摄非平面的影像,会造成前景曝光过度,背景曝光不足的现象,也就是常见的主体清楚而后方景物漆黑一片。

注意:要避免后方景物漆黑一片,可以降低快门速度或开大光圈达到。降低快门速度时不可低至产生震动,放大光圈亦需考虑到景深的问题。

3、光线集中:由于是点光源的原因,加上与被摄体的距离又很接近,因此光线是非常有方向的。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反射光也是高度方向性的,会使光线不够柔和。

限制:高方向性的光线会使被摄体的反差增加、阴影明显。若光线与镜头光轴接近时,还会产生悬浮物强烈反射的雪暴现象。

注意:使用扩散片,使光源散射进而使影像柔和、阴影较不明显。亦可使用双灯在左右高45度角处打灯,可以有效减少阴影部位。将闪光灯离开机身,如右上方45度角的位置,可以有效减低雪暴现象。

三、闪光灯的曝光计算

闪光灯的曝光值主要也是依照GN值计算即可。现今的闪光灯很多亦有TTL的功能,可以为摄影者代劳。但由于测量反射光亦是以18%灰为准,所以也会有误判的状况发生。笔者个人的习惯是使用TTL全自动闪光,然后用曝光修正或是调整ASA值来达到增减光的目的。好处是在一般状况下可以快速的拍照,在滞底时间有限下,此好处实在是最实在的了。另一好处是曝光准确,但须先进行修正的手续。步骤如下:

1、包含闪光灯在内全部使用全自动模式。当然了,内装最常使用的正片。下水拍摄一般的物体,各式各样均拍摄与平常摄影无异。

2、正片冲洗出来后一一检视。

全部正常:恭喜你!以后水下摄影可以说轻松愉快。

部分正常、部分不正常:

无规律性:同样性质物体的拍摄,有的曝光过度有的不足。表示相机或闪光灯该送厂检修了。

有规律性:找出一套规则,并加以修正就可放心的拍照了。例:若一般正常,只有在砂底曝光过度,以后拍照只有在砂底时须调整曝光修正为负一即可。

全部曝光不足或过度:装好底片后,立即手动调整ASA值。若整卷正片均过度一格左右,你可以将ASA值调高一倍,如果底片正确感光度为ASA100将之调整至ASA200即可。反之亦然。

3、再次下水使用新的调整值拍摄。若仍然曝光不准,则重复上述调整。若已经得到准确的曝光,则表示曝光调整完成。以后就可以安心的使用高科技带来的便利了,TTL全自动闪光灯。

后记

由于闪光灯是很重要却又很难控制的工具,尤其在视角方面。当你在拍摄近照时,若闪光灯位置不对,还有可能光源会被自己的镜头遮住。因此闪光灯的操作与携带便利性一直是笔者在深思的问题之一。前些日子灵机一动,改装了一组闪光灯,使其与Housing完全结合。如此一来就没有所谓的视角问题(近摄状态下),由于与Housing完全结合,因此也解决了携带不便的问题。初步实验还算成功,已下水拍摄四次了,但在全自动上仍无法正常运作。本想在这期发表的希望也就破碎了。现仍在继续改良中,希望能在下一期中发表。有些读者觉得理论的部分好象说太久了,从这一次开始就进入所谓的实做了。因此理论多不再重复,反射率、色温、ASA、曝光量等等均没有再多作说明了,若有不清楚请翻阅前几期。笔者诚挚的呼吁一定要熟记以前的所说的理论,理由呢?滞底时间就是这么长,读者可以花多少时间去想原理然后再拍摄?连调整光圈快门的时间我们都想省下,以TTL模式代劳了。我们有多少PSI的气体让我们好好想?一切都得熟练到犹如本能才可以。

北海运捷船舶设备有限公司\潜水装备\潜水用品\潜水\水下电视\水下监控 水下摄影\潜水器材\潜水用空压机
办公地址 : 北海市海角路北海港大厦 14 层\潜水打捞\水下打捞\水下机器手 工商营业执照号码: 4505002503078
电话: 0779-3910017 、 3910027、3910037、3910047  传真: 0779-3910057
桂 ICP 备 05012035 号